找到相关内容459篇,用时16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言意之辨的人生哲学意义

    上即是自然自然是什么?自然首先是自然界“四时行焉,万物生焉”的规律,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9)善即合适宜,符合规律。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0)。庄子说:“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11)因是,即遵循其本性,这个本性不是后天赋予的,是自然而然的,即不知其然。猴子喜欢朝四而暮三,这是它的...

    沈顺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5660048.html
  • 心灵的宁静系世间和谐之基础——关于佛教心性论与荣辱观

    警示着人类,漠视自然规律,对自然过度无序的索取,一切以众生欲望之满足为出发点和归宿,必将遭到、并且已经遭到自然的报复,给人类自身带来深重的灾祸和无尽烦恼。人与自然之不和谐,实在是源自于人心欲念的杂染...基石之上;  清净恬淡之秉性,渊源于平和心灵的涵养之中。  每个个体的心灵纯洁与否,与人间的和谐,以及世间天地人的和睦相应,有着莫大的关联。佛法特别注重心灵涵养给予社会、自然那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力。佛教...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1460233.html
  • 从宗教的角度看科技的发展与成就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以及“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上帝导引人类知识、利用自然规律自然现象。基督教的本质并不反科学,,而是注重培养尊重理性、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倡导和鼓励一切...为特征的思想信仰,使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科学本义是指学科分野趋于明晰化的“一科一学”,现通指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有别于宗教的另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科学通常分为自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5860455.html
  • 自我控制——中国宗教的情感修行模式

    自然规律。因此,他提倡“反鑑索照”,用不为外物所累、不为世情所困之心来寻求对无物之境的观照,实现情感的自我控制,从而以此来体知大道。  三、通过人文艺术抒情  中国宗教还通过人文艺术抒情以实现情感的自我...情感的清修,其主要表现就在于:  一、通过山水之乐移情  中国宗教的修行者多借助于山水自然以实现自我控制。他们融人自然、感悟自然以极力洗净尘染、纯化心灵、淡雅情操,这就形成了中国宗教体系重视山水性灵的...

    江 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4261703.html
  • 佛、道、儒三教死亡观比较

    理解成冥冥中的一种自然规律。这和佛教的特殊性格是联系在一起的:佛教的“佛”在信徒眼中虽然可以作为“神”来看待,但是在佛教的本义上,“佛”不过是觉者,是悟后的凡人,其根本属性还是“人”。佛教既是有神的...殊途同归的努力。  佛教与道教采取的方法可谓一生一死,相映成趣。道教重视的是“生”:只要将“生”无限期地延长下去,自然就否定了“死”。佛教重视的则是“死”:通过死亡本身来超越死亡,在低层次死亡的同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45262221.html
  • 析“嗡嘛呢叭咪” 六字真言之意义

    、“宝珠”,还指责李安宅把“宝珠”错认为“红日”。  在这篇荒唐透顶的文章中除了对“六字真言”进行任意歪曲外,还利用佛密象征宇宙和人体阴阳两种物质相依相合自然规律的“男女双合”像的直观造形,对藏传佛教...说得不全,其象征意义没有具体的说明而外,介绍姓周安的。佛教中的佛菩萨像,特别是密部的五颜六色、千奇百怪的佛像及其装饰、武器、坛城、自然环境全部是教理的象征,都有统一的象征意义。在密法典籍中什么形象象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14863186.html
  • 佛教的“出世”和道教的“人世”

    ;如果根本无所求,能彻底地出世间,则可脱离苦海,得到解脱,入涅檠境界。《涅槃经》中以“八相为苦”,即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离别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这八苦中,前四种苦是自然规律,...以庙堂即山林,“名教”即“自然”是一相当流行的思想。道教真正成为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中国本民族的宗教自不能不受当时社会思想的影响。所以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虽然要求超生死得解脱而“长生成仙”,但...

    汤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0664412.html
  • 佛学与中医学

    作了具体的描述,其核心思想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有所避宜,因时而食。印度原始佛教中并不禁肉食,可食“不见、不闻、不疑”[23]之三净肉。但汉化佛教大乘经典中认为食肉就是杀生,在...事物和现象都是暂时的,非永恒的,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和自然息息相通,大自然的变化必定影响人的生理和病理,人的肉身和生命由地、水、火、风的坚、湿、暖、动等性所构成,若“四大&...

    洪嘉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24564657.html
  • 何承天与佛教

    必然规律,所以庄周认为人有生有死也是自然规律而不应以此为意,这才是对生死变化的正确态度。而佛教对这样小小的生死问题,在活着的时候就老考虑死后的问题,心里老想着得到无量寿,又希望升到天堂,这哪里是什么“物我常虚’’呢?何承天说,他所讲的“常虚”和佛教讲的根本不同,并不是说事物的自性是“空无”的,而仅仅是说对生死这样一些问题应该看成是自然规律而不要以为意。我们不能不说何承天比当时的佛教徒在对待生死问题...

    汤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5464845.html
  • 早期佛教般若学和贵无派玄学的关系

    自然”的表现。贵无派玄学鼓吹“始制长官,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认为这就是“圣人”根据“朴散为器”的自然规律所作的规定。“万物以自然为性”,“自然已定,益之则忧”,说明白一点,社会的等级名分就是体现...集中起来有三个:第一,在本体论上“有”与“无”的关系(包括“动”与“静”问题);第二,在认识论上“名”、“言”的作用;第三,在社会领域中“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包括“情”与“性”的问题)。正是在这些...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4465818.html